【聯合晚報╱記者吳孟庭/台北報導】 2010.10.31 05:40 pm
「痞客邦Pixnet」部落格網站,一開始只是利用學校設備學生玩票性質,到2006年走入商業化經營,今年8月終於單月損益兩平。這個網路創業案例,迄今還在摸索能夠長期經營下去的獲利商業模式。
2007年城邦集團入主痞客邦,當時城邦集團董事長何飛鵬告訴創辦人們,他希望兩年就能獲利。何飛鵬說,他知道不太可能,但還是得設定經營目標,為的只是要給他們一點壓力。
成軍4年 部落格排名第6
四年後,痞客邦終於摸索出一點部落格網站經營獲利訣竅,70年次的創辦人暨營運長曾皇霖跨入而立之年,他開始思索痞客邦要如何朝全方位媒體方向邁進。
創辦人曾皇霖與劉昊恩都是「交大幫」,當時校園流行自拍,擔任交大學聯會幹部的曾皇霖和好友劉昊恩以「服務全校師生」為目的,架設了可以上傳照片的部落格網站,取名為「Pixnet」。
Pixnet初期使用交大的寬頻網路,兩位創辦人靠著接專案、打零工來支撐網站伺服器系統的維修資金。隨著Pixnet流量越來越高,硬體設備所需資金漸漸超出兩位創業伙伴所以負擔的能力範圍。
2006年曾皇霖與劉昊恩決定找另兩位同學合資,正式將網站商業化,初期資本額為500萬元。後來創業夥伴逐漸增加到8人,團隊平均年齡不到27歲。2007年城邦入股Pixnet,宣布中文名稱為「痞客邦」,當時會員僅30萬人,是台灣部落格網站排名第七大。
10月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ARO網路流量測量周報上,痞客邦到達率39.19%,在部落格網站中,僅次於無名小站的60.43%;在所有網站排名則是第六 (Yahoo!奇摩第一,Facebook第二,Google第三,無名小站第四,Youtube第五)。
曾皇霖坦言,這兩年痞客邦確受Facebook (臉書)崛起而影響流量,但近來情況好很多。因為網路使用者開始會自動分類:臉書優勢在社群互動,定位是線上即時社交平台,內容多是簡短閒聊,若要深入閱讀文章,多數網友還是會使用部落格觀看。
何飛鵬表示,臉書的聊天內容和部落格內容的質量價值是不相同的。臉書一開始的確對部落格造成影響,甚至影響到搜尋引擎,但只要時間久了,使用者慢慢會發現,臉書是很好的傳遞管道,卻不是很好的產生內容的管道。
內容取勝 區隔市場
今年痞客邦逐漸走向行動數位市場,與臉書這類純社交網站不同,行動數位功能讓近250萬的會員能隨時隨地發表內容,增強互動性與即時性。「市場就這樣漸漸區隔出來」,曾皇霖說。
朝行動市場探路
為了加強部落格產出內容質量的優勢,痞客邦今年10月推出手機應用程式、年底將推自製網路偶像劇等,希望提升產出質量的同時,也朝行動市場積極探路。
資料來源:udn.com/NEWS/LIFE/LIF6/5944487.shtml